1、新燒制的熟石膏是個多相體系既含有半水石膏,又有殘留的再生的二水石膏,還會有Ⅲ型無水石膏,有時還可能出現Ⅱ型無水石膏。這些組成比例,不僅取決于原料和煅燒條件,還與環境溫濕度的密切相關。2、查明了多相體系中各相的水化性質通過制備純相,測定了它們的水化動力學特征以及各相的物理性能。從而得知各相的水化與硬化的性能差別較大:半水石膏水化速度最快,30min內基本完成水化,早期強度高;Ⅲ型無水石膏水化活性最高,但整個水化過程要經過半水石膏階段而延長了水化時間,造成硬化慢,早強低。Ⅱ型無水石膏的活性最低,水化速度慢,影響硬化體的形成。殘留二水石膏的存在,起著晶種的作用,可以加速半水石膏和Ⅲ型無水石膏的溶解和析晶的過程,可以使早強提高。但晶粒太多,也會使硬化體內的結晶網絡接觸點太多,使強度反而降低。3、各相在空氣中的穩定程度各不相同。以半水石膏和Ⅱ型無水石膏比較穩定。
Ⅲ型無水石膏因結構疏松,在空氣中極不穩定,能很快吸水轉變為半水石膏。殘留二水石膏在常溫下穩定,但在干燥空氣中,溫度超過45℃時,即可脫水轉變為半水石膏。從而揭示了熟石膏質量不穩的主要因素是Ⅲ型無水石膏和殘留二水石膏。而解決熟石膏質量不穩定的途徑就是通過陳化(或均化)處理,其目的是促使Ⅲ型無水石膏和二水石膏轉變為半水石膏,使比表面積下降,初始水化速度減慢,凝結時間趨于正常,強度得到提高。